今年以來最強臺風“樺加沙”將于24日登陸廣東,據(jù)氣象部門預計,預計“樺加沙”的登陸強度與2018年臺風“山竹”相當。此次臺風影響范圍有多廣?秋臺風為何威力這么強?


圖片來自中央氣象臺


超強臺風樺加沙逼近

影響范圍有多廣?

 

今年第18號臺風“樺加沙”已加強為超強臺風級,并逐漸趨向廣東沿海,將給廣東帶來嚴重的風雨浪潮影響。9月22日下午,臺風“樺加沙”已成為今年以來的“全球風王”,其強度達到17級,眼區(qū)大且清晰。

 

中央氣象臺于9月23日10時繼續(xù)發(fā)布臺風橙色預警,預計,“樺加沙”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將于24日中午到晚上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臺風級或強臺風級,13-15級,40-48米/秒),登陸后轉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據(jù)@中國天氣消息,無論“樺加沙”以何種強度登陸,深圳、珠海、中山、江門、陽江等地以及香港、澳門都將處于“樺加沙”的危險半圓影響范圍內,陣風非常強,有一定極端性,9月24日將是影響最嚴重一天,需提前做好防御。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海平介紹,臺風“樺加沙”登陸后強度逐漸減弱。受“樺加沙”影響,廣東大部、福建東南部、廣西東部等地將受到大到暴雨,部分地區(qū)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影響。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皘表示,除直接風雨影響外,臺風外圍水汽將會向北輸送,江淮、江南等地可能出現(xiàn)遠距離暴雨。

 

中國天氣網(wǎng)氣象分析師李寧表示,“樺加沙”具體的登陸時間和地點還有不確定性。如果它路徑相對偏東、偏北,將在24日登陸廣東中部沿海,如果路徑偏南、偏西,將登陸雷州半島甚至海南島,登陸強度為強臺風至超強臺風級別(45至52米/秒)。其登陸強度和路徑與2018年第22號臺風“山竹”有些類似。“山竹”曾帶來長時間大風、大范圍強降雨,對粵港澳瓊多地海陸空交通造成嚴重影響。專家提示,各地應提前部署防御。   

 

自然資源部9月23日表示,受臺風“樺加沙”影響,廣東、福建近岸海域將有大到巨浪區(qū),同時,福建寧德到廣東汕尾將出現(xiàn)50到120厘米的風暴增水。

 

廣東省中山市,珠海市香洲區(qū)、斗門區(qū)和金灣區(qū)24日中午沿海低洼地區(qū)的海水倒灌風險高;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鹽田區(qū)、福田區(qū)、南山區(qū)、寶安區(qū)、東莞市和廣州市南沙區(qū)24日中午沿海低洼地區(qū)的海水倒灌風險較高。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jù)《海洋災害應急預案》,于9月23日早上將風暴潮、海浪預警級別雙雙升級為紅色。

 

廣東多地宣布“五停”

港珠澳大橋主橋將臨時封閉

 

受臺風“樺加沙”影響,佛山、珠海、湛江、潮州、深圳、廣州等城市陸續(xù)發(fā)布實行“五?!贝胧矗和Un、停工、停產、停運、停業(yè))的通告。截至9月23日16時,廣東已有10個城市宣布實施“五停”措施。


圖片來自部分城市官方微信公眾號


受臺風“樺加沙”影響,經(jīng)粵港澳三地協(xié)商一致,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將自9月23日15時起暫停出境通關服務,大橋主橋將同步封閉。

據(jù)“深中通道發(fā)布”微信公眾號消息,為確保行車安全,結合深圳、中山兩地交通管制時間差異,經(jīng)會商研判,現(xiàn)定于9月23日15時起,關閉深中通道翠亨東收費站入口,自20時起關閉深中通道雙向主線及收費站入口。

 

據(jù)央視新聞消息,受臺風“樺加沙”影響,9月23日14時20分,香港天文臺發(fā)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即“八號風球”)。香港天文臺表示,香港近海平面處將普遍遭烈風或暴風吹襲,持續(xù)風速達每小時63至117公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且風勢可能持續(xù)。


秋臺風為何這么“兇”?

 

專家表示,事實上,臺風并非夏季“特產”,一年四季都會有臺風生成。登陸我國的臺風最早在4月,最晚則在12月,其中7月至9月是生成臺風個數(shù)最多,也是臺風登陸最頻繁的月份。在氣象學上,9月至11月生成的臺風被稱為“秋臺風”。

 

從常年平均(1991年至2020年)看,秋臺風每年生成10.7個,其中有2.33個登陸我國。秋臺風從生成數(shù)量上與夏臺風基本持平,但登陸數(shù)量明顯偏少。

 

與夏臺風相比,秋臺風平均強度更強。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陸我國的秋臺風中,34.88%為臺風級別,17.95%為強臺風級別,4.10%為超強臺風級別。2024年第11號臺風“摩羯”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秋季登陸我國的最強臺風(17級,62米/秒),其在超強臺風級別維持時間長達64小時。

 

同時,秋臺風登陸我國的地點普遍偏南。進入秋季以后,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位置逐漸偏南。因此,秋臺風最常見的登陸地為廣東省、海南省、臺灣省和福建省。

 

而在社交平臺中有博主發(fā)布內容稱,廣東或遭遇人類最大的臺風災害,五級超強臺風“樺加沙”達到新的峰值強度,最低中心氣壓為905 MBAR,這一強度已接近地球所能產生的上限。

 

針對這一說法,上海亞太臺風研究中心主任湯杰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樺加沙’臺風很強,但說接近‘地球上限’,我個人認為是不科學、不妥當?shù)?/strong>。”湯杰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這則傳言所列舉的最低中心氣壓“905 MBAR”來看,過往的臺風有更低的氣壓數(shù)值,甚至都不到900 MBAR,“樺加沙”離所謂的“地球所能產生的上限”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更多閱讀《傳言稱臺風“樺加沙”強度接近地球上限,氣象專家回應“不科學”》


整合自@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wǎng)、新華社、央視新聞、新京報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