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一代的人寫出那么多書,一部分已經被遺忘,但留下來的就是包含著對人類情感、人類生活的最根本洞察,是我們對世界認知、自我認知的至關重要的維度?!?0月17日,在北京工商大學東校區(qū)禮堂內,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李敬澤分享了閱讀與語言的重要性。
這是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新京報社、北京工商大學承辦的“書香青春 閱見未來”2025年首都大學生系列讀書活動之“文化名家進校園”活動現(xiàn)場。李敬澤以“閱讀的成長史與星空”為主題,與青年學子共赴一場思想與文化的盛宴,引領廣大青年學子進行有特色、有深度、有品質的閱讀。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李敬澤分享了閱讀與語言的重要性。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在有難度的語言中,獲得對世界新的認識”
“如果感覺我表現(xiàn)得無精打采,不是因為對大家有意見,主要是我感染的小病毒還在起作用?!崩罹礉僧斎丈衔鐒偝俗w機回到北京,下午便匆匆趕到北京工商大學,旅途奔波加上感冒還未痊愈,略顯疲憊的他在講座開始前先表達了歉意,幽默的語言一下拉近了與同學們的距離。
從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茲納霍凱的作品講起,李敬澤分享了兩種閱讀態(tài)度。一種是“拿起一本書,希望一目了然,能夠迅速掌握知識”,另一種則是“逐字逐句、仔細琢磨語言,抓住語言所構造的情感和意義”。談到拉斯洛的作品,李敬澤坦言自己在閱讀其中一部作品時也曾遇到困難,不得不注視著每一個句子,不得不逐字理解其用意,但這恰是語言的偉大之處,“語言不僅是為了反映、指稱具體的事物和道理,語言還能夠生成和創(chuàng)造我們的感覺和思想?!薄?/p>
以李商隱的知名詩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為例,李敬澤表示,如僅僅通過語言抓到了“月亮”“藍田玉”將一無所獲,但這一詩句恰恰創(chuàng)造了事物之間新的關系,表達了“如此闊大、清冷又如此深情和堅脆的情感”?!芭龅竭@樣的詩,我們就不得不注視語言本身,不得不一個字一個字地看,看詩人、作家如何通過語言,構造一種新的感受力……我們需要在有難度的語言中,獲得對世界新的認知?!?/p>
為什么要閱讀?李敬澤認為,在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當下,閱讀的“求知”意義在弱化,但有難度的閱讀恰能抵達對世界更深刻更復雜的理解,抵達豐富、敏銳、細微的感受力,也是我們當下最為稀缺的品質。
“和愛人傾訴衷腸、寫情書時為什么要用普通話、現(xiàn)代漢語而不是方言?是因為我們所使用的愛情話語就是現(xiàn)代漢語建構出來的,我們通過語言習得了這份情感和如何表達。”李敬澤一席話引發(fā)臺下青年學子會心笑聲。
從甲骨文的誕生到當下人工智能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李敬澤認為,人類面臨的根本問題就是,如何用語言創(chuàng)造生成情感和認知。他提到了“文學性”,“文學的具體形態(tài)不斷變化,但我堅信文學性不會變,只要有人類就一定會有文學性的追求”。
為什么要閱讀文學作品?李敬澤用一個抗抑郁癥女孩“雅雅”的經歷告訴大家,前人的小說作品不僅僅為了滿足讀者的“求知”或娛樂,很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種情感和生命的教育,在對人生境遇的表達中讓人產生了對生的渴望。
新語言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但經典會永遠流傳
“您提到語言能夠構建一些情感和意義,幫助我們對世界進行認知,但我仔細想了一下,有時候語言建構出來的是否不一定是認知,而是蒙蔽?”“您讓我感覺到古人不斷用語言去展現(xiàn)他們的虔誠和創(chuàng)造力,這讓我想到了一個現(xiàn)實問題:當今網絡時代,語言也在爆炸式增長,網絡熱詞的激增是有生命力的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繁榮進步還是一種稀釋?”在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兩位同學犀利地發(fā)問不僅得到李敬澤的稱贊,也獲得了臺下聽眾的熱烈掌聲。
就第一個問題,李敬澤表示,人類是語言動物,不能拋棄語言,不能不使用語言,有時候會通過語言洞見世界,有時候也會深陷語言的繭房。但他希望大家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保持警覺和自我意識,同時,他認為“對話”是破除“被語言蒙蔽”的重要手段,他稱贊同學的發(fā)問彌補了自己在論述中的重大遺漏。
李敬澤用“奔騰不息的江河水里也到處是泡沫”來回應第二個問題。他認為,語言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其活力,在生命體驗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的當今,更需要新的語言和表達。“網絡語言體現(xiàn)了我們的活力,是一代一代人對語言所盡的責任,如此生機勃勃、如此眼花繚亂”,但有些流行的熱梗終會被遺忘,會轉瞬即逝,生動的語言會經典化,會流傳下去。
在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向李敬澤提問。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我在李老師的講座中體會到了語言的構建性,對人類感受世界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語言發(fā)展中的變遷,這些內容都啟發(fā)了我更多思考,受益匪淺?!北本┩鈬Z大學英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王懷宗說道。
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大數(shù)據(jù)管理與應用的大一學生劉鎧銘寫了一頁紙的感悟,她把李敬澤的金句一一記下?!靶畔r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對世界作出即時反應,已經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能力,對世界、對自己、對觀點,作深思熟慮后的周詳反應,這是需要我們警醒的,我們應該通過閱讀為自己建立起認知的架構?!眲㈡z銘說道。
北京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李中奇表示,建設“書香中國”離不開“書香校園”的支撐,推進全民閱讀,更離不開社會大課堂的滋養(yǎng)。開展首都大學生系列讀書活動之“文化名家進校園”活動,就是要充分利用首善之區(qū)的深厚文化底蘊,尤其用好高質量文化名家資源,積極構建校社聯(lián)合的閱讀素養(yǎng)培育“共同體”。
李中奇提到,要讓文化名家成為高校學子讀書的“引路人”,幫助他們跳出碎片化閱讀的局限,實現(xiàn)從“廣泛讀”向“深度讀”的跨越;要依托名家豐富的人生閱歷解讀經典,將書本中抽象的文化符號,轉化為可感知的首都文化精神力量,引導青年觸摸文化根脈、增強文化自信;以名家獨到見解為橋梁,推動青年學子將書中智慧與人生實踐深度融合,讓讀書真正落地“啟智潤心”的育人目標。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