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滕朝)10月18日,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題材的紀錄電影《陪你到清晨》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影片導演田艷、制片人郭菲、發(fā)行人董超和影片里所有角色出席了首映禮,來自醫(yī)療界、教育界、媒體界、企業(yè)界等超過800人參與了當天的觀影活動。映后,主創(chuàng)團隊分享了這部耗時六年打磨紀錄電影背后的動人故事。


紀錄電影《陪你到清晨》主創(chuàng)團隊在映后與觀眾交流。


影片以一個少年的心理求救與自救、一位年輕醫(yī)生與少年共同面對的治療歷程為主線,以一個父親的真實成長為暗線,真實展現(xiàn)了學校、醫(yī)院、家庭、社會攜手援助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全景畫卷。


2019年10月,剛卸任北京時間副總裁的田艷,以精神疾患人群為題,和時任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院長王剛等人展開了首次會議,開啟了用影視作品表達這一人群的故事的起點。他們在“堅持理性與建設性”媒體理念引領下,用三年的時間帶領團隊深入全國30余所學校、醫(yī)院及社區(qū)、家庭,采訪了上百位孩子、家長以及他們的醫(yī)生,尋找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片拍攝的可能性方案。2022年首先取得同題材故事影片備案,2024年7月以完整拍攝方案,取得紀錄電影《陪你到清晨》備案,同年9月,開啟為期六個月的拍攝,累計拍攝素材超1000小時,跟蹤記錄了一所精神專科醫(yī)院兒科住院部的孩子們,用克制又溫暖的鏡頭語言,完成自己的首部電影作品。在映后,導演田艷和觀眾動情分享了六年磨一劍的“陪伴式創(chuàng)作”歷程。


田艷提到,在拍攝過程中接觸的數(shù)百個孩子里,非常多的孩子在知道我們要拍攝一個講述小朋友心理困境電影的時候,都拍著小胸脯對她說:“姐姐,你拍我的故事。我想讓大家知道?!碧锲G深有感觸地說:“我常常看到當一個孩子默默哭的時候,一定會有另一雙小手握著他或者抱住他。同伴的力量、需要被看見的渴望,是支持我完成這個電影的動機?!彼冀K堅信:“只有被看見,才能被認知。”


“問題的解決,是從可以輕松地討論和面對開始的?!碧锲G強調(diào),這部影片不僅是紀實故事,更是全社會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包容的起點和如何積極且正確面對。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專家在映后指出,作為國內(nèi)鮮有的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紀錄電影,《陪你到清晨》的出現(xiàn)具有開拓性的意義。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增長的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個需要被理解的生命,而社會對心理問題的“病恥感”往往成為阻礙求助的高墻。影片通過真實的記錄,打破這些誤解與偏見,讓更多人科學、理性地看待心理問題,并意識到:心理疾病如同身體疾病一樣,需要且能夠得到專業(yè)的治療和支持。


在映后交流環(huán)節(jié),導演田艷向勇敢出鏡的閉國錦和他的父親表示致謝,ADHD引起的焦慮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焦慮抑郁的孩子通常被打上特殊標簽;向崇左教育局、崇左市高級中學在學生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體系建設的能力表示欽佩;向敢于打破常規(guī),同意在住院部無縫跟拍的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和院長王剛表示致謝,沒有他們的勇敢,也不會有這部電影的出現(xiàn)。


制片人郭菲坦言,她和導演田艷2020年相識,她們一路走來,從精神疾患群體到聚焦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從拍故事片到寫書到紀錄電影,導演想做的事情太多,她笑說: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比找老公還難。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大家在電影院看到影片。


影片《陪你到清晨》由北京靈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貴州靈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怡然謙和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自在天成文化有限公司出品,蒸騰影業(yè)(北京)有限公司宣傳發(fā)行。影片由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和中國經(jīng)濟傳媒協(xié)會擔任指導單位。影片將于10月24日在全國影院公映,這場關于“看見與陪伴”的溫暖行動,正期待更多人的關注與同行。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