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是沐光而行的一生?!闭鐥钫駥幭壬鞚M九十歲時寫的那首詩句一樣,10月19日,陰雨纏綿了近一周的北京放晴,清華大學科學館一樓外,絡(luò)繹不絕的人群“沐光”排隊,等待進入楊振寧先生緬懷室寄托哀思。


10月18日12時00分,享譽世界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103歲。18日起至24日,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在一樓119房間設(shè)立楊振寧先生緬懷室,接受各界友好人士吊唁。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在一樓119房間設(shè)立楊振寧先生緬懷室。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八旬老教授、在校學生、校友、社會人士排隊吊唁


十月的清華園,天氣微寒。19日早晨8點50分,在楊振寧先生緬懷室開放之前,已經(jīng)有十幾位同學和老師在科學館門口排隊等候,不少同學手中捧著鮮花。新京報記者現(xiàn)場了解到,專程前來吊唁楊先生的有清華在校學生、校友、社會人士,也有在物理學界深耕數(shù)十年的教授。


北京大學物理系前系主任甘子釗教授,今年已87歲高齡,他也在寒風中排隊,送別他的前輩、同僚和摯友。甘老先生說,他在20世紀70年代楊先生第一次回國的時候就與他相識,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他也向記者表達了對楊先生家人的關(guān)心。


清華大學物理系博三學生劉宇軒在9點前就到達了現(xiàn)場,在排隊等待期間,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和楊振寧先生的科研方向并不相近,但楊先生的精神對他有很大的鼓舞,“楊老對科研有著十足的熱愛,在七八十歲,在很多人看來是晚年的時候,他依然對這些新興的方向充滿興趣,依然保持探索的熱情。他對清華物理系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p>


在楊振寧先生緬懷室前,科學館門口人們排隊等候。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上午9點整,在工作人員的協(xié)調(diào)下,前來吊唁的人們按次序進入科學館內(nèi)設(shè)立的緬懷室,悼念楊先生。緬懷室門口有一本冊子登記每個前來致哀者的名字,門外準備了白色、黃色的菊花,每人可以領(lǐng)取一枝。領(lǐng)完鮮花,大家依次進入緬懷室,面對著楊先生的照片深深鞠躬,將鮮花獻到楊先生的照片前。悼念后出館時,可以領(lǐng)取一本楊振寧先生的生平紀念冊。


隊列沉默著向前行進,每個人都神情肅穆。“先生是我很仰慕的人,他的偉大不僅在學術(shù)方面,他也為中國社會做了很大貢獻?!碧埔悖ɑ┦乔迦A大學軟件學院14級研究生,他在家屬區(qū)居住期間與楊先生曾有幾面之緣,“他走路速度特別快,眼睛很有神?!弊蛱炻犅剹钫駥幭壬ナ赖南⒅?,唐毅特意趕去了清華大學西院11號拍照紀念,那里是楊先生幼時的居所。


“楊振寧先生的‘氣場’始終影響著清華的科研人”


當日中午,排隊吊唁的已經(jīng)有百來人,隊伍一直向南排到了草坪的邊緣。偶有路過的游客停下詢問,得知是為楊先生致哀后,也排到了隊伍的末尾。有清華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前來吊唁。中午12點半,記者在隊伍中見到為班級同學們分發(fā)鮮花的趙晴(化名),趙晴是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EMBA24-E班的學生,上午課程一結(jié)束便趕到現(xiàn)場。


“楊先生對整個中國學術(shù)界的貢獻是巨大的,整個緬懷的過程非常莊嚴肅穆,大家都帶著對楊先生深深的崇敬和懷念之情?!鼻迦A大學經(jīng)管專業(yè)的研究生王同學和朋友特別準備了鮮花前來吊唁。


現(xiàn)場還有不少中學生前來緬懷憑吊,北師大附中的初二學生王遠哲就是其中之一?!八且粋€很厲害的人,在當時那個年代給全體中國人都爭了一口氣,增強了民族自信?!?0月18日聽聞楊先生去世,王遠哲感到十分突然。


緬懷室內(nèi)安靜。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王遠哲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的畢業(yè)生,平時會給孩子講許多關(guān)于科技發(fā)展和科學家的故事?!皸钫駥幭壬壤弦惠吙茖W家是值得孩子們崇拜的人物,也代表了一個年代的縮影。希望帶孩子來看看這份‘正在發(fā)生的歷史’?!蓖跸壬f道。他認為,任何偉大的事業(yè)都需要一代代人傳承,所以不僅自己要親臨現(xiàn)場緬懷,也要帶孩子一同前來,讓科學精神可以薪火相傳。


一名清華退休教師也在19號晚上來到了緬懷室,向楊振寧先生敬獻了鮮花。他如今已經(jīng)80來歲,在清華大學工作了60余年,從事核物理方面的研究。雖然沒有和楊振寧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上有直接的接觸,但他表示,楊振寧先生的“氣場”始終影響著清華的科研人。“我看到有這么多人前來緬懷楊先生,其中還有很多小孩,何嘗不是他的強大的氣場(所影響)?如果人人都像楊先生這樣,何愁國家不發(fā)展?”


記者注意到,在“陳賽蒙斯”樓前也擺放有鮮花,該樓落成于2005年,這是楊振寧先生為解決高研中心學者的住宿難題,親自聯(lián)絡(luò)摯友、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先生的弟子賽蒙斯捐建而成,并以“陳”字紀念陳省身先生。


據(jù)悉,國際著名數(shù)學家、清華大學數(shù)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亦在公眾號“數(shù)理人文”發(fā)文,悼念楊振寧教授:“慕雙雄攜手,破宇稱守恒,啟我后學二三輩。繼外爾規(guī)范,始強力物理,叱咤科壇六十年?!?/p>


新京報記者 劉洋 徐彥琳 實習生 郭斯文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