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本身就不寬,道路一側還放置了一排水泥隔離墩,存在安全隱患?!备呦壬?strong title="">有事兒@新京報(微信公眾號:知道News)反映,認為甜水園南街路北側石墩占用了路面空間、且后期管理不到位,道路管理應該是規(guī)范化交通設施成套設置,而非自設硬質障礙。

 

記者隨后探訪時注意到,甜水園南街為由西向東的單行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隔離墩與路側有一定距離,隔離出的路側空間既不適合通行電動自行車,也不適合市民行走,那么這些隔離墩的作用是什么呢?

 

10月30日,六里屯街道回復新京報記者,該設施是實施2019年交通示范社區(qū)項目時設置,主要用于防止路側占道停車、保障消防車通道暢通,目前正加快推動甜水園南街攝像頭建設,接下來將在確保措施到位、道路暢通的前提下尋求石墩替代方案。

 

10月29日,甜水園南街,道路一側放置的隔離墩。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

 

講述

市民晨跑時被絆倒,認為隔離墩設置不規(guī)范

 

高先生反映,8月25日清晨,他在晨跑時途經甜水園南街,行進至延靜里5號樓北側時,被馬路上的水泥隔離墩絆倒,額頭正好磕到墩子的一角。這一跤的后果有些嚴重,高先生眼鏡破碎,額面部14厘米傷口,眼眶、鼻子均出現(xiàn)骨折,牙齒磕落1顆。當天,高先生被緊急送往醫(yī)院救治。

 

高先生向記者回憶,事發(fā)當天,他由東向西在隔離墩南側晨跑,“剛開始我是在人行道上跑,但是因為8月底氣溫還比較高,我看到前面有樹蔭,所以就從人行道上下來了,想去陰涼的路段跑,而且當時路上車輛不多,沒想到卻發(fā)生了意外?!?/p>

 

之后,高先生調取了事發(fā)地監(jiān)控視頻。視頻顯示,事發(fā)時,絆倒他的水泥隔離墩之間的鐵質格柵一頭插在墩子中,另一頭裸露懸于半空,且偏向主路。高先生指出,這脫了節(jié)的隔離墩格柵,導致其摔倒受傷。

 

事發(fā)后,高先生又回到現(xiàn)場,他認為是這處脫了節(jié)的隔離墩格柵導致其摔倒。受訪者供圖

 

此外,僅從視頻來看,沿道路放置的隔離墩當時擺放得并不規(guī)整,歪歪扭扭,有的墩子靠近主路,有的“凹”進去靠近馬路牙子。

 

現(xiàn)場

“幾”字形水泥隔離墩,邊角有一定銳度

 

10月29日下午1點半左右,記者來到甜水園南街,這是一條由西向東的單行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道路南側停放車輛,旁邊是居民樓,北側有商鋪、寫字樓等,道路兩側均有人行道。

 

高先生所說的水泥隔離墩位于道路北側,靠近北側人行道。記者注意到,甜水園南街寬窄不一,由西向東道路逐漸變窄,因此隔離墩相對馬路牙子的距離也不盡相同。此外,盡管是車行道,因為緊挨沿路小區(qū),加上車流量不大,不時有居民在馬路上正常步行或騎自行車經過。

 

從外觀上看,這些隔離墩有些陳舊,墩子之間由金屬橫桿相連,部分隔離墩和金屬橫桿上沒有紅色警示標志與反光涂料,墩子表面為白色。從側面看,隔離墩呈“幾”字形,墩子底部比頂部寬,整體是水泥材質,比較堅硬,略顯厚重。

 

回應

在確保道路暢通前提下尋求石墩替代方案

 

記者在現(xiàn)場探訪時有個困惑,隔離墩并不是緊貼馬路牙子,而是有一段距離,目前這個寬度既不能通行電動自行車,也不是為了引導行人在此行走,那這些隔離墩有什么作用?


記者探訪時看到,隔離墩和馬路牙子有點距離但不多,居民也不在里面行走。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

 

六里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解釋,甜水園南街路北側石墩是實施2019年交通示范社區(qū)項目時設置?!按饲?,該道路兩側常年停車,嚴重擠壓車輛通行空間,造成交通擁堵、消防車通行困難?!睘榇?,街道在征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協(xié)調交管部門參與并指導,實施了2019年交通示范社區(qū)項目,在甜水園南街(甜水園中街-甜水園東街)北側設置防撞石墩,即高先生所指的隔離水泥墩,主要用于防止路側占道停車、保障消防車通道暢通。

 

六里屯街道解釋,石墩之所以距離馬路牙子有一定的距離,是為了防止車輛緊貼路邊占道停放,保障路面通行空間。

 

不過,對于這一解釋,高先生有不同意見,“為了治理亂停車,就放置隔離墩來解決,這種治理方式過于簡單,應該有更加合理、科學的治理方法?!绷硗?,高先生認為,自己因隔離墩摔傷,這一區(qū)域人口稠密,難免還有其他居民遭遇類似意外。

 

對此,六里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街道已出資25萬元在該路段新建1處交通違章攝像頭用于抓拍占道停車行為,但無法覆蓋全路段。后續(xù)將加快推動甜水園南街攝像頭建設,在確保措施到位、道路暢通的前提下尋求石墩替代方案。此外,會同步組織專業(yè)力量對占道停車車主進行勸離,雙管齊下開展停車治理。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