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璐)記者從香山公園獲悉,目前,山上彩葉平均變色率在20%-25%之間,本周彩葉點位推薦“靜翠湖、楓林村、老松林、麗矚樓、香爐峰”。根據往年經驗,10月25日-26日及11月1日-2日預計將迎來游覽高峰。

 

香山公園,目前彩葉平均變色率在20%-25%之間。香山公園供圖

 

霜降雖到,依照往昔物候,此刻的香山應是層林盡染的盛景。然而,海淀區(qū)氣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雨水比常年充足,水分會使植物生長旺盛,葉片中的葉綠素合成相對較多且分解較慢,從而延緩了紅葉變色的進程。

 

盡管紅葉稍遲登場,但香山公園已經精心籌備了秋日嘉年華。園內人氣鼎盛的“金秋游園會”匯聚了琳瑯滿目、獨具香山文化特色的文創(chuàng)產品,更設有豐富的互動體驗區(qū)域。游客可在東門外、北門內、玉華寺等指定點位購買精心設計的“手繪游覽地圖”,打印一張融合個人游園照片與香山秋元素的“專屬紀念海報”。

 

游園會期間,游客可以品嘗到各式地道小吃與茶點。值得一提的是,由國際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香山飯店也特別推出了數款融入秋日靈感的“特調”系列飲品。此外,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也將輪番上演:專業(yè)的公益科普講解帶領游客深入了解香山生態(tài)與主干道“花境”小秘密;“百姓大舞臺”上的精彩文藝演出本周六將上演。本屆香山紅葉節(jié)繼續(xù)開展“香山玉牒”集章活動。游客可在指定地點購買這本手冊,依照指引,在園內探尋34枚免費的主題印章進行打卡收集。

 

根據往年經驗,10月25-26日及11月1-2日預計將迎來游客高峰,同時索道正在升級改造,暫停營運。建議廣大市民和游客,盡量選擇周一至周四錯峰出行,以獲得更舒適、靜謐的游覽體驗。門票可提前通過香山公園官方微信公眾號購買,也可在門區(qū)現(xiàn)場購票。公園年票在紅葉節(jié)期間仍可正常使用。

 

香山公園特意還設計了一條“慢游覽”黃金路線,讓游客在紅葉未濃時,可以沉浸式來一場慢游園。


  • 香山公園“慢游覽”黃金路線:

 

第一站:香山寺

 

不必執(zhí)著于必須攀登至海拔575米的“香爐峰”頂。位于半山腰的香山寺及后苑“青霞寄逸樓”,本身就是觀賞秋色漸變的絕佳觀景臺。香山寺歷史可追溯至盛唐,歷經興廢,近年經精心復建,殿宇恢宏,層疊而上,氣勢不凡。信步至寺內的“青霞寄逸樓”,憑欄遠眺,視野豁然開朗,正好可以平視對面南山坡上紅葉林區(qū)的變色過程。

 

第二站:“雙紅之旅”

 

這是香山獨一無二的核心游覽線路。它巧妙地將絢爛的自然秋色與厚重的紅色歷史完美融合,是一條可以用腳步“閱讀”的中國革命史。探尋可以從公園東門勤政殿開始,殿前兩株元寶楓被稱為香山紅葉的“消息樹”,兩樹變色預示著香山紅葉已進入觀賞期。沿途還能看到銀紅槭、五角楓、銀杏、秋紫白蠟等植物,然后便可到達雙清別墅,這里曾是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首站駐地。隨后漫步至不遠處的來青軒,這里是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同志當年的辦公居住地。沿途分布的八處革命紀念地(舊址),如同一部攤開的立體歷史長卷,等待著游客的細讀。

 

第三站:碧云寺

 

若覺山間紅葉尚欠幾分濃烈,那么與香山公園北門緊鄰的碧云寺內,數百年古銀杏樹正綻放著最為燦爛的金黃。碧云寺始建于元代,建筑群依山就勢,寺內不僅有鎮(zhèn)寺之寶——清代乾隆皇帝修建的五百羅漢堂,更有孫中山先生紀念堂。深秋時節(jié),寺內銀杏燦爛奪目,與寺廟的朱紅墻壁、青灰磚瓦、絢麗彩繪構成一幅經典畫面。

 

第四站:見心齋與昭廟

 

在主線游覽之外,香山還散落著諸多“隱藏的寶石”。見心齋是香山內一處極富江南園林風韻的園中之園,一池碧水澄澈如鏡,回廊亭榭環(huán)抱,環(huán)境清幽絕俗。而宗鏡大昭之廟,簡稱昭廟,與承德避暑山莊的須彌福壽之廟并稱“姊妹廟”。昭廟是一座漢藏結合的大型喇嘛廟,矗立于青山掩映之中,巨大的白臺與紅臺在秋日湛藍晴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麗雄渾。

 

第五站:古樹名木

 

香山公園是一座露天的“古樹博物館”。園內擁有5800余株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它們不僅是植物,更是活著的歷史見證者。在前往各景點的路上,可以留意那些懸掛著專屬“身份證”的古樹。在知松園區(qū)域,不妨細細觀賞蒼勁的古松樹皮,感受歲月鐫刻的粗糙紋理。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許麗